地质考古揭示泥河湾古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埋藏特点

地质考古揭示泥河湾古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埋藏特点

liuxy
2024-03-15 / 0 评论 / 69 阅读 / 搜一下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 (CSIC)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地质考古手段揭示遗址埋藏特点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

ltssrryh.png

  湖滨环境拥有丰富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是早期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之一。然而,受到湖泊的扩张与收缩,或入湖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埋藏于湖滨环境的遗址在形成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遗物的空间位置变化、部分石制品流失等现象。因此,对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形成过程研究进行科学评估,是揭示古人类技术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与前提。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与“东方人类的故乡”。岑家湾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的北缘,1984年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谢飞发现,先后经历多次发掘,以文化层薄、出土遗物丰富、高拼合率的石制品等特征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早期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今约110万年前。作为泥河湾盆地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经典遗址,遗址的发育和埋藏过程一直有待系统揭示,制约了对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生存行为的客观解读。

  据文章第一作者马东东博士介绍,我们在遗址地质、地貌和沉积学特点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石制品刃缘磨圆程度、石制品尺寸分布、石制品与拼合组空间分布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解析遗址的埋藏过程。分析表明,遗址文化层以黏土和极细砂为主,层内发育弱的水平层理,显示浅水湖滨沉积特点。石制品刃缘磨圆度低,文化遗物空间分布存在多个聚集,石制品的拼合率高,且拼合组内石制品的水平与垂直距离多在1米之内等特点,显示遗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微弱的湖滨片流的影响,石制品空间位置未受明显改造,石制品的完整程度高,古人类活动是遗址形成与埋藏的主要营力,是古人类技术与行为研究的理想遗址。
ltssv2pc.png

  裴树文研究员认为,岑家湾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以学科交叉(地质学和考古学)理念为出发点,系统运用地质、地貌和出土文化遗物的多项有效指标,采用量化统计手段,多视角解析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为揭示古人类对岑家湾遗址的利用过程和技术与行为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项研究对系统复原百万年前古人类对泥河湾古湖滨不同地貌景观的适应和生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0

打赏

评论 (0)

取消